標題: 標題:土城馬祖同鄉會/東莒鄉親移民滄桑史
ktats (馬祖資源站長)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馬祖會員No.1    馬祖會員No.2    馬祖會員No.3    馬祖會員No.4  
UID 1
精華 0
積分 14708
帖子 1288
積分 14708
金錢 15597
愛心 10000
威望 10000
閱讀權限 255
註冊 2007-1-14
用戶註冊天數 6336
用戶失蹤天數 3772
狀態 離線
61.229.71.97
分享 
發表於 2007-10-9 22:07  資料 文集 私人訊息 
標題:土城馬祖同鄉會/東莒鄉親移民滄桑史
標題:土城馬祖同鄉會/東莒鄉親移民滄桑史
  作者:文/宋志富
  時間:2002-02-21

--------------------------------------------------------------------------------


   不知夢裡身是客,道盡了離鄉背井的傷感與無奈;而 他鄉遇故知,
則撫慰了遊子思鄉的愁緒和眷戀。
   民國六十年代,漁產日漸枯竭,加上就業市場、子女 升學、醫療及對外交通問題及限制,
以及中共
「單打雙 不打」砲擊陰影;同時,台灣輕工業興起,工廠人力需 求,造成馬祖人口大舉遷徙,
由人口最鼎盛一萬七千人 ,降至七千人上下。
   遷居台灣的馬祖人,在台重建新家園,由五十年代的 基隆為落腳處,進而擴張至桃園,
大湳成為第二個馬祖 ;之後再綿延至台北縣為紮根處,馬祖各同鄉會應運而 生。
   旅台鄉親以桃園為大本營,七十年後則搬遷北縣板橋 、中永和、淡水、關渡、南港、
汐止等一帶,而東莒人 以土城為聚居點。
   群居是人類的天性,一個帶一個,一戶引一戶,自然 形成一個族群,
土城成為東莒人的開台的第二個家,有 著馬祖旅台鄉親共同的時代背景。
   民國七十年左右,土城工業區砂石廠、電子工廠林立 ,房價較為低廉,
遷台的東莒人憑著不怕苦的精神,男的在砂石廠做苦力,女的在電子廠上班,
家庭主婦則在 家代工小零件,一分一角的累積,養活一家人,並購屋 置產,營造溫暖的家。
   初期遷居土城的東莒人,聚居在頂埔里、沛波里,在 中央四路一帶,現今民族路、中州路、
學府路、民族路 ,也都有東莒人的腳印。
   在遷台的初期,謀職的確不易,主要語言、技能不同 ,無一畝之地、無一片之瓦及人地生疏,
舉目無親情景下,只有靠雙手打拚,砂石、挑磚塊苦力工作,麗正電子廠是女性鄉親的第一選擇。
   異鄉打拚的歲月裡所遭遇的挫折委曲、求助無門的辛 酸,深深烙印在鄉親心中,為求生存,
馬祖人刻苦耐勞的特質益加堅定,經過多年的奮鬥,在各個層面不 乏有成就,
以及都有個安定的收入及工作。
   有了安定的心,為了相互照顧及撫慰鄉愁,彼此聯 絡、互動頻繁後,聯誼會性質的組織成型,
逢年過節聚 會及平日相約共遊。為促進鄉情的維繫,土城馬祖同鄉會在民國八十七年十二月一日,
由曹祥瑞、林秋蓮、林 英佺、曹金煌、曹以好等鄉親熱心人士奔走下正式成立 。
   土城馬祖同鄉會組織架構理事11人、監事3人、總幹事1人,下設大陸旅台鄉親聯絡組、活動組、
宣導組、企劃組、會計組、行政組等6個組。鄉親人數大約一千八百至二千人,大陸來台定居佔
三分之二,莒光佔三分之一,大陸鄉親也多是與莒光有親戚關係而引入。
   在旅台的同鄉會中,土城同鄉會的性質較為特殊,它是以縣轄市為區塊,
主要成員以東莒人為骨幹,凝聚力也較強固。
   目前在鄉親中,從商、公教一百多人,從事勞力仍佔大多數,在經費上較為拮据,
目前經費最大來源則是連江縣政府每年補助8萬元、土城市公所4萬元及理、監事贊助5千或1萬,
以及地方籍縣長、民代在活動時贊 助。
   雖然經費短缺,但3年多來在全體理、監事及熱心鄉親同心協力下,每年元宵、秋節等節慶舉辦
聯歡活動,以及旅遊活動等,並與在台的各馬祖同鄉會交流,共謀同鄉福祉。
  美不美、故鄉水;親不親,故鄉人,不論您身在何處,熬不住故鄉的呼喚,不論您腳踏何地,
耐不住同鄉的聲息,它是那麼親切,那麼貼心。
(轉貼自2002.02.21馬祖日報)
頂部